资料来源 | 中新社、重庆商报
编辑 | 唐小优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在高房价时代,没有住房贷款的中年人,危机感也是是重重。而今,惊喜来临!“宇宙行”已经发话:“只要你们凑够首付,30年的贷款期限不再是问题。”
4月19日,中新社报道称,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处已证实,工行已经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至70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同时,个人住房贷款的最长期限仍然是30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七十周岁的你可能还有5年的贷款没还。当然,这同时也表明工行适应人口老龄化,改善中年以上居民的住房需求的决心。
“宇宙行已率先试水了,下一个会是谁呢?
01
银行房贷突破 “70年” 上限
据了解,工行住房贷款新规定通知显示,贷款的最高年限仍是30年,但是在贷款的要求方面有所放宽。
从前的贷款要求是借款人年龄+贷款期限不超过70年,而现在的贷款要求是,在贷款最高年限30年不变的前提下,即便贷款人已满60岁,也可以最多申请贷15年。
比如,在以前,如果你的年龄已经超过40岁,那么你就没有资格申请到30年的贷款。而现在,即便你的年龄已到45周岁,你依然可以申请到30年的贷款;当然,即便你已经55周岁,你依然可以申请到20年的贷款。
激不激动,意不意外?这对于急需改善住房条件的中老年人来说,绝对是一大惊喜!
什么时候正式实行?据重庆商报上游财经报道称,目前虽然工商银行官网还没有发布相关文件,但是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已有不少支行陆续接到通知,并对客户进行相应的通知和解释。
02
“蛋糕”不是立马吃到的
问题的关键是,即便现在这个政策马上开始实施,购房者真的就可以马上享受到这个福利了吗?
对此,一家国有银行人士认为,“一方面,今年总体上贷款形势趋紧,放款额度比较紧张,审批条件也是趋严,以往容易审批通过的情况,现在可能无法得到同贷书;另一方面,银行出于风控的考虑,更偏好年龄偏大的优质客户,会在身体状况、收入来源、资产配置等方面增强审核力度。所以即便现在政策出来表示要放宽贷款要求,购房者也不一定就马上能够享受到。”
事实上,除了“宇宙行”,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银行的贷款要求还是借款人年龄+贷款期限不超过70岁。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银行为了防止超标,要求更为严格,限定借款人年龄+贷款期限远远低于7年。比如某国有银行便要求,如果你是男性客户,那么借款人年龄+贷款期限不超过60年,如果你是女性客户,则不超过65年。
那么,为什么工行却选择率先放宽贷款要求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来说,45岁左右的客群大多都已经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资产,可偿还能力比较强,此番降低贷款门槛,在满足改善型购房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带来稳定而优质的客户。
03
有利于获取优质稳定客户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4.14万亿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一季度就增加了1.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2.8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也增长了两成。
由此可见,经过一轮调控和整顿后,部分银行可能已经在贷款额度上有了一定宽松倾向。即便有些银行依旧坚持不超过70年甚至以性别限定贷款年限,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银行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收紧。
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在房贷方面,去年工行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7492.89亿元,增长17.9%,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6978.51亿元,增长21.5%。对此,在2017年年报发布会上,工行方面表示,房贷主要是根据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积极支持居民自住及改善型合理购房融资需求。
如今,一旦新通知上的规定落地,对于工行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利好。从规定上来看是以放宽贷款审批的形式为购房者提供了更为振奋的福利,事实上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加了潜在贷款人的数量。毕竟,随着生活成本地不断提高、社会生存压力地不断增加,经济基础较为稳定的人的年龄大都集中在40-45周岁间。按照以往的贷款门槛,他们是享受不了30年的贷款期限的。而如今,工行这一举措一旦实施,这部分人群便将可能涌入,形成一大稳定客群。
一边是楼市调控的愈发严厉,一边是住房贷款准入门槛的逐步放宽。不可否认,工行推出的房贷年龄延长至70周岁的政策,确实可以让很多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得到暂时缓解。当然,也不排除会有一些违规购房者入市或者获取贷款。
此外,在此规定实施后,贷款利率是否会有上浮,也未可知。不过,对于贷款利率,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看购房者的征信、收入等硬指标外,开发商的大小也是其中的一个定价因素,规模越大的开发商议价能力越强,相应的贷款利率也就可能较为优惠。所以,如果你是购房者,在买房前,不妨考虑下上述因素。
— END —
如非特别说明,本号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风险自担。
易趣微财经作为金融理财杂志社的官方微信号,下设易保时代、金基汇、Fintech发现等多个子号,分别垂直于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同时还拥有对应的垂直群,欢迎业内人士来撩(微信号15120071974 152107859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