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法国钢琴学派1、二十世纪德奥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演奏特点;2、二十世纪苏联钢琴学派有哪五大学派?
20世纪是世界钢琴音乐艺术风格的历史性转折;
是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剧烈震荡的年代;
是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千姿百态、争奇斗胜、学派纷呈的年代;
是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在标新立异中和与倾向斗争中的发展年代;
是世界钢琴音乐艺术在其所处的演进过程中蕴含着许多经验与教训的年代。
纵观20世纪的钢琴艺术史,总可以窥见到几个主要学派,而每个主要学派都有其成熟的艺术表演和新的成就。值此本世纪临近结束之际,亟需对世界钢琴音乐艺术的主要学派发展作一番历史性的回顾,综观演变,窥其概貌,重新审视,明白各学派的兴起环境、代表人物及其特征脉络,无疑将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的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本文拟从几个主要学派的发展轨迹中总结出其共同性、差异性与可比性,在其教学素质、演奏风格、审美心态以及所遵循的美学传统、学术风范上进行特征性的比较研究。今天介绍的是法国钢琴学派。
——代表人物——
20世纪的法国钢琴学派是以巴黎音乐学院为中心,在法国音乐艺术流派错综复杂的迷宫中,探寻着自己的独立道路,以玛格丽特·朗为代表。法国钢琴学派在形式上接近于浪漫主义之前的法国音乐传统,并一直走在世界钢琴艺术发展进程的前头。玛格丽特·朗曾这样描述她的学派:“清澈、精确、纤巧。纵然它最注重优雅适度而不是力度,首先着眼于均衡和分寸感,它在力量和内在情感的深度上也决不含糊。”法国钢琴学派由于长期以来深沉的艺术气氛的强烈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崇尚柔和与抑制的风格,他们明显受到德彪西、拉威尔等法国作曲家的影响,受到了法国当代音乐和法国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熏陶,开拓了一个新的学派研究领域,开始了法国钢琴音乐的整个线索,以谋求扩大钢琴音乐艺术的表现范围,充分体现出那种典雅精致的法国风格。因为外来音乐风格在法国音乐中是具有确定的地位,法国学派带有新古典主义成份和某些序列技巧的抽象派风格,也为法国音乐不断增添活力和生气,发展了钢琴的表现潜力。他们以深奥微妙、节奏活跃、技巧灵活、音乐动人的戏剧性而闻名于世,而民族感情的复兴也助长了学派的这股力量。 法国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杰梅(Louis Diémer,1843-1919)——Diémer was born and died in Paris. He studied at the Paris Conservatoire, winning premiers prix in piano, harmony and accompaniment, counterpoint and fugue, and solfège, and a second prix in organ. His teachers were Antoine Marmontel for piano, Ambroise Thomas for composition and François Benoist for organ.He quickly built a reputation as a virtuoso and toured with the violinist Pablo de Sarasate. At the Conservatoire he taught, among others, Édouard Risler, Alfred Cortot, Lazare Lévy, Alfredo Casella, Yves Nat, Marcel Ciampi, José Cubiles and Robert Casadesus.In 1888, Diémer succeeded Marmontel as professor of piano at the Paris Conservatory. He was also instrumental in promoting the use of historical instruments, giving a series of harpsichord performances as part of the 1889 Universal Exhibition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founding of the Société des Instruments Anciens.
玛格丽特·隆(Marguerit-Long,1874-1966)——1874年11月13日生于尼姆,1966年2月13日卒于巴黎。她早年就学于巴黎音 乐学院,1906~1940年留校任教 ,培养了不少钢琴家。1920年创办以她名字命名的音乐学校,1943年与J.蒂博创立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钢琴、小提琴比赛。她是C.德彪西、 M.拉韦尔和G.福雷钢琴作品的权威诠释者,著有《克洛德·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拉韦尔 曾将《G大调钢琴协奏曲》题献给她,1932年由她首演。1906-1940年,她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著名学生包括: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çois)、雅克·弗夫里耶(Jacques Février)。
科尔托(Alfred Cortot,1877-1962)——科尔托是具有法国、德国及东欧浪漫派风格的最后一位钢琴巨匠。他对19世纪浪漫派音乐,尤其是肖邦的作品有着深刻理解。他的演奏带有动人的力量感。他还是一位学者,1920-1926年,为了宣扬同代的法国作曲家,经常在报刊上撰写推崇德彪西、福莱、弗朗克、夏布里埃的文章;编订出版过肖邦、舒曼、李斯特、舒伯特、门德尔松、韦伯钢琴作品的“练习版本”,每首作品前都附有技术练习和作品注释,此外还着有《钢琴技术练习的合理原则》、《法国的钢琴音乐》、《讲课记录》、《肖邦》等著作。他的学生后来许多成为著名钢琴家,包括哈斯基尔、利帕蒂、车尔尼-斯特凡斯卡、弗朗索瓦等。
达雷(Jeanne-Marie Darré)——Jeanne-Marie Darré (30 July 1905 – 26 January 1999) was a French classical pianist. She was known for her lyrical and elega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olo works of Chopin and Liszt, and of the Saint-Saëns Concertos. She was awarded the Légion d'honneur and made a Chevalier des Arts et Lettres.Darré was born in Givet, France, in 1905. She studied at the Paris Conservatoire with Isidor Philipp and Marguerite Long, and worked with Fauré, Saint-Saëns and Ravel among others. She made her debut at the age of 14 and her first recordings at 16. When she was 21, she played all five of the Saint-Saëns Piano Concertos in a single concert with the Concerts Lamoureux orchestra, conducted by Paul Paray. She also recorded seven piano rolls for the Duo-Art system in the mid 1920s. She at first pursued her career in Europe, only perform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February 1962 at the Carnegie Hall with Charles Munch and the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and returning regularly until she retired from concert performance in the 1980s.Jeanne-Marie Darre 1971, photo dedicated on first of her two acclaimed Southern Africa tours organised by Hans Adler.She was a professor at the Paris Conservatoire between 1958 and 1975, was awarded the Légion d'honneur and had been made a Chevalier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卡扎德絮,189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72年在巴黎逝世。卡扎德絮十岁开始跟随姑姑罗丝.卡扎德絮(Rose Casadesus) 学习钢琴,后来在巴黎音乐院跟随李斯特的学生杰梅学习,十四岁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钢琴奖项,1917年首次登台演出,1921年与钢琴家嘉比里拉 (嘉比)结婚。由于和拉威尔的私人交情,卡扎德絮第一场独奏会和曲目全部演奏拉威尔的作品,1927年与妻子开始合作一系列曲目以双钢琴或四手联弹为主的二重奏独奏会。卡扎德絮于1935年在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指挥下首度在美国登台演出,1940年移居美国并第一次在卡内基音乐厅露面。卡扎德絮在1946年回到欧洲并且担任法国封腾布洛美洲音乐学院院长。卡扎德絮为数不少的唱片中包括拉威尔作品全集,他的音乐以优异的控制技巧及丰富的音色闻名,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教师与作曲家。
科尔托上课视频
——演奏特点——
(1)法国学派发自本能的旋律是其音乐最重要的素质,对音色有着特殊的敏感,对音乐的表现手段保持了一种贵族式的态度。敏锐的节奏感和细致的表情取代了传统的节拍感和节奏感,在表达感情方面拥有反应迅速而清晰的特点,深深地扎根于学派的性格之中。他们追求形式清晰的手法,力图发展音乐中现代精神的特殊表现方式,捕现出一种内省形式的激情,有意识地运用克制的表达,试图用最微小的音乐起伏来表达最强烈的激情。崇高华丽、匀称、优雅,是学派充分表现法国风雅趣味的根本所在,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变幻,是学派直觉的、令人激动的情趣。
(2)法国学派对每一个音都具有绝对的个性,他们偏爱泛音效果,通过延音踏瓣,使钢琴获得新的生命力。他们倾向于灵活、声音浅、速度快的演奏法,其音响现象的运用完全是静态的,排斥了任何过于直接表现,甚至是强烈的表现,尤其注意了旋律细胞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奇的动机语言,旋律表现较好地呈现出一种散文式特征。音乐在力度上有限定,平衡感明显,从中强到极弱产生了一种基于音阶划分的微观世界。
Casadesus 夫妇
(3)法国学派有受过严格训练的气质和纯正的风格,他们非常重视手指的严格规范,其演奏特点是干净利索的触键和音色。要求用手指和手腕弹奏多于用手臂和肩部,要求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专门进行技巧训练,提倡弹得清晰又准确,使声音晶莹、澄澈、有水份,在手指控制下能赋予钢琴以丰富而辉煌的音色。在强调音色纯净优美和指触敏捷而有弹性之时,也要求分句清楚、贴切,色彩有层次,以产生直接动人的力量。
Jacques Février与拉威尔
(4)法国学派有他自己的美学思想基础,具有接受异国的民间因素并巧妙地加以同化的能力。他们在坚持终结和声传统和调性传统中,防止自己被各种流派的浪潮所吞没,拥有自我锻炼和惊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范围和心理深度。他们注重表现音乐的内涵,对作品的注释精到透辟,对作品的力度的细微处理上特别敏感,对复拍子和复节奏的精妙处理合乎逻辑,使音乐机智、流畅、甜美、高贵,而且感情含蓄。他们追求的是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和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意念。
(5)法国学派努力传播法国钢琴音乐作品,并以抒情细腻见长。他们十分注重对作品本身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演奏的音量经常加以限制,温文尔雅、韵味隽永、精雕细刻,演奏的装饰音自由大胆而富有想象力,在多调性的效果演奏中力求鲜明、热情、明朗,符合音乐的要点。他们总是用明朗愉快的乐观精神以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并与法国作曲家一道探索和丰富法国的音乐艺术。
钢琴家系列:1、“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丨灯火中的李斯特是怎么练琴的?2、内田光子的苦瓜脸与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466);3、凌晨四点的济南机场有位不会用手机的外国老头,名叫德慕斯,他要转机去天津;4、预示着浪漫主义到来的莫扎特钢琴幻想曲丨吉列尔斯演奏《d小调幻想曲》(K397);5、听贝多芬如何用音乐歌唱永恒的爱情丨齐默尔曼演绎《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6、弗雷迪·肯普夫(Freddy Kempf)演奏肖邦《降A大调“牧笛”》(Op.25 No.1);7、聆听邓泰山演奏会曾经遗失的两首李斯特传奇曲;8、他的音乐生活就一场冒险性极高的比赛丨古尔达演奏莫扎特《第九、第十二钢琴奏鸣曲》(K.311/K.332);9、“这不是一个钢琴家在演奏,而是上帝在演奏!”丨听席夫弹《平均律》(BWV846-893);10、“指挥在这里,钢琴家也在这里,贝多芬在哪里?”丨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11、看落魄的灵魂如何用音乐来抚慰世间的一切丨科奇什、布伦德尔、阿凡纳西耶夫演奏舒伯特《第21钢琴奏鸣曲》D.960;12、王羽佳的三首“第一钢琴协奏曲”丨巴托克、门德尔松、肖斯塔科维奇;13、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阿姐一起弹四手联弹;14、阿格里奇的钢琴艺术丨有的钢琴家把活的作品弹死,而她却能把死的作品都弹活;15、游子还乡的悲情演出丨1986年霍洛维茨重回莫斯科视频;16、莫扎特维也纳生涯中的虚假曙光丨波利尼、霍洛维茨、特里福诺夫演绎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K.488;17、来看陈萨最美的照片丨聆听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丨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18、佩拉西亚谈巴赫丨他“给与我们力量,同时赐予我们宁静,因为它在精神上把美妙与神圣结为一体!” 19、万圣节不可怕,李斯特《鬼火》最吓人丨来听基辛、张昊辰、鲁岗斯基的演绎;20、陈萨谈德彪西《雪上足迹》丨“人一进去了,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小节线”丨吉泽金、傅聪、米开兰杰利演奏《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21、音乐是发自内心的语言丨聆听斯科达、李赫特、阿格里奇、傅聪演绎海顿《D大调第十一钢琴协奏曲》;22、旷野的呼唤丨傅聪、沈璐演绎斯卡拉蒂《d小调钢琴奏鸣曲》K.213;23、天凉好个秋丨来看李赫特、基辛、张昊辰演奏肖邦练习曲《冬风》Op.25 No.11;24、纪念斯卡拉蒂丨聆听阿格里奇演绎K.141丨皮尔斯演绎K.208丨王羽佳演绎K.247;25、聆听斯卡拉蒂丨傅聪、朱晓玫、普雷特涅夫的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26、犹太钢琴家古尔达丨一场音乐会结束后,他居然去了夜总会……27、心在告诉他怎样演奏丨13岁基辛演奏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1985);28、钢琴家基辛丨在他漠然外表后面,总隐藏着神秘不可知的东西……;29、一种天赋神技的恩赐丨基辛演奏老柴《第1钢琴协奏曲》丨卡拉扬、小泽征尔指挥;30、卡蒂雅苹果音乐节演奏视频丨“我的美丽不是物质的”;31、春节音乐会丨卡察里斯演奏巴赫BWV 1054 、莫扎特 K. 467音乐会!32、米开朗杰利独奏音乐会丨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丨1981年瑞士卢加诺;33、舒伯特的爱情悲剧丨理想也好,音乐也好,都没有面包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