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

接一个电话,温州一教师被骗光存款,还去贷款给......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骗光“诈”尽

      骗光“诈”尽,这四个字形容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危害性是再好不过了,其实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的手法已曝光很多次,相信很多人一听到“安全账户”、一看到“通缉令”,就知道是骗局了。

      虽然是老掉牙的骗术,但仍有不少市民中招受骗。

      近日,我市连续发生2起巨额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2位受害者分别被骗走70.7万、41.4万



      警方发现,此类骗局又升级了,骗子除了让受害者把卡里的钱转入“安全账户”,还让受害人通过银行贷款、网贷平台借款来证明“自身清白”,使受害者背负巨额债务。


      市反诈中心再次提醒:公检法机关办案不会通过电话也不会让你汇款、贷款,接到类似电话切勿轻信,要立即拨打110报警。



 社保卡被冻结?

 温州某教师存款加贷款被骗70.7万

      3月30日下午,温州一学校教师陈民(化名)在办公室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温州市社保局”工作人员,对方告诉陈明,“1月8日,你在武汉市社保局伪造住院记录,骗取医保费16900元,,我局将冻结你的社保卡,并列入黑名单”。

      陈民听后,立刻向对方解释自己没去过武汉,更加不可能骗保;但对方要求陈民不能挂断电话,配合调查。

要求查所有银行卡的流水账单

      这时,,说其涉嫌骗保的诈骗罪,。电话中,“唐警官”表示,要调查陈民名下所有银行卡的流水账单,核查是否有一笔16900元赃款转入其银行账户,同时要陈民加其QQ,将所有银行卡信息发给他。

      在对方的恐吓下,陈民一五一十的所有银行卡的存款及支付宝的余额告诉对方,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陈民将名下所有的存款通过网银转账、ATM机无卡存现的方式转入所谓的警方“安全账户”中。

想证明清白?

网上的信用额度也需要审查

      然而诈骗并没结束。次日早上,对方又给陈明打电话,称其在网上的信用额度也需要审查此时,陈民已深度被洗脑,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对骗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之后,按照对方的要求,陈明通过微信“微粒贷”贷款4万元,去银行开通网银,然后通过2家银行分别贷款23.3万元和29.9万元,分多次给对方转账,直到被骗光“诈”尽才醒悟,2天内累计被诈骗70.7万。

来源:温州防诈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