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大家没耐心看完,先抛结论:
以后贷款(主要是信用贷/卡)但凡见到“等本等息”“分期”,要高度警惕,相应信贷产品的真实利率是:
月息×12×2-2
比如有人跟你说某产品等本等息还款,月息1%(分期手续费1%),那该产品对应的真实年化利率是:
1%*12*2-2%=22%(偏差不会超过0.5%)
近期咨询信用贷的客户比较多,我们在去年年底整理过市场主流信用贷政策,把这些政策发给客户后才知道人家需要的不是这些,他们想要“没有工作怎么贷信用贷?”“负债高怎么贷信用贷?”“信用贷怎么贷到300万?”
很遗憾,这些问题我们一个都解决不了,后来再有客户咨询“信用贷”我都一概回答:抱歉,我不了解信用贷!
前几天,又有客户客户问:有人说我能贷200万信用贷,不上征信,月息1%,靠不靠谱?
本来我是想回答:别信,忽悠呢!
转念一想,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这么回答好像不负责任。随后赶紧找一份类似的《产品大纲》仔细研读,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政策要点解读
一、无抵押,纯信用贷,不上征信;
解读:放贷是民间机构,所以不上征信。
二、只要房产在银行有抵押即可;
解读:有房产即资产充裕,在结清银行贷款前不能轻易处置。
三、额度为月供30-50倍,最高100万,北京人翻倍;
解读:主要看房屋“残值”,北京人资产足坏账率低。
四、贷款年限12-36个月;
解读:主要以1-2年为主,资金周转快。
五、月息1%,年息12%;
解读:这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将近两倍;市面上类似信用贷产品月息大多高过1.2%。
六、等本等息还款;
解读:罪恶的根源皆在于此,本金逐期减少,利息确实按最初的金额来算,后附还款明细。
七、提前还款有违约金;
解读:别耍小聪明!
为什么“月息1%,年息不是12?”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咱举例说明:
以一笔60万、月息1%、1年期的信用贷为例,每月还本金50000元,还利息6000元,合计每月还款56000元,一年的还款计划如下:
举例:本金60万,一年期,月息1% | |||
期数 | 当月还本 | 当月还息 | 名义利率 |
⑴ | 50000 | 6000 | 12.00% |
⑵ | 50000 | 6000 | 12.00% |
⑶ | 50000 | 6000 | 12.00% |
⑷ | 50000 | 6000 | 12.00% |
⑸ | 50000 | 6000 | 12.00% |
⑹ | 50000 | 6000 | 12.00% |
⑺ | 50000 | 6000 | 12.00% |
⑻ | 50000 | 6000 | 12.00% |
⑼ | 50000 | 6000 | 12.00% |
⑽ | 50000 | 6000 | 12.00% |
⑾ | 50000 | 6000 | 12.00% |
⑿ | 50000 | 6000 | 12.00% |
合计 | 600000 | 72000 | 12.00% |
换一个表达方式:
举例:本金60万,一年期,月息1% | |||
期数 | 当月使 用本金 | 当月产 生利息 | 当期年化利率 |
⑴ | 600000 | 6000 | 12.00% |
⑵ | 550000 | 6000 | 13.09% |
⑶ | 500000 | 6000 | 14.40% |
⑷ | 450000 | 6000 | 16.00% |
⑸ | 400000 | 6000 | 18.00% |
⑹ | 350000 | 6000 | 20.57% |
⑺ | 300000 | 6000 | 24.00% |
⑻ | 250000 | 6000 | 28.80% |
⑼ | 200000 | 6000 | 36.00% |
⑽ | 150000 | 6000 | 48.00% |
⑾ | 100000 | 6000 | 72.00% |
⑿ | 50000 | 6000 | 144.0% |
合计 | 3900000 | 72000 | 22.15% |
第一个月使用资金60万,产生利息6000元,月息1%,年息12%;
第二个月使用资金55万,产生利息6000元,月息1.09%,年息13.09;
…………
最后一个月使用资金5万,产生了利息6000元,月息12%,年息144%。
由此,相当于借款390万,使用了一个月,产生利息7.2万,利率1.85%,这是一个月的利率,折合成年利率则是22.2%。
一年期如此,两年期、三年期也是如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推算一下。
有人说如果用三四个月应个急,然后提前还款也不错啊,这么想的同学要看清楚,提前还款有5%左右的违约金,算上违约金真实利率超过30%。
贪字头上一把刀。
在信贷收紧的大背景下,一个陌生人/机构在没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低息(哈行抵押贷月息都1%了)给你一大笔钱,这钱您拿着踏实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