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佳演奏《土耳其进行曲》
钢琴家碎片(之二)“千万别以为只有中国钢琴家才不看书!”
记得在网上看王羽佳的一个访谈,她说自己成名的经历主要是运气:“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运气!”这当然是人家在谦虚了,但也不完全错,因为随便在youtube上搜搜,你能发现无数小天才,他们可能得了某场比赛冠军,也可能没得,但表现出才能和优雅音乐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得我根本记不住。他们各有所长,可能技术超级棒,可能音乐非常灵敏感人,在某些方面超过王羽佳是完全可能的,但等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名字,其响亮程度,跟王羽佳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尴尬之处就在这里,古典音乐的演奏、学习,已经成熟到这个份上,谁谁出名,是不是跟中彩票差不多了呀?
王羽佳丨我只是运气比别人好
如果不是去年秋天指挥皇帝阿巴多在国家大剧院“捧出”王羽佳这位中国小公主,恐怕时至今日她还仅仅是中国钢琴演奏家“墙外香”的一个典型,不过话说回来,王羽佳的实力,蜚声海内外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日前,她携新发行的第二张钢琴独奏专辑《转变》重返大剧院举办独奏会,随后又与陈佐湟率领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一再引起轰动。在演出前,王羽佳对记者表示,她更喜欢台湾对新专辑的译名《羽化》,既有羽佳的羽,又有更上一层楼新境界的升华。
现场录音让我兴奋
与一年前相比,王羽佳的演出场次已经从60场跃升超过100场,她已经感受到了职业音乐家的辛劳,今年4月,她取消了一场在加州的音乐会,“倒不是有伤,就是觉得实在太累了。做职业音乐家就是要这样全世界飞来飞去,但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样紧张。”王羽佳透露,虽然她的第二张专辑刚刚发行,但与阿巴多和马勒室内乐团合作的第三张专辑也已经录好了,很快就会出版发行。“这是我第一张与乐队的录音,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另一首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这一次是音乐会现场的录音,我发现现场录音非常让人兴奋。”羽佳坦言录制“拉二”是唱片公司的要求,“因为好卖”,“如果说我最想录什么,《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吧。当然,我还想录‘拉三’,可是阿巴多并不想。我的‘普罗三’弹得最多,而且我喜欢从不同的乐队合作中获得灵感。”王羽佳还沉浸在与阿巴多的录音现场氛围中,“乐队很强壮,火力超强,有一股一往无前的冲劲……”
王羽佳讲述跟阿巴多的合作经历
运气超好大师赏识
王羽佳得到指挥皇帝阿巴多以及迪图瓦这样的超级指挥家的青睐,被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一步登天了,“跟阿巴多合作大概有5次吧。迪图瓦那就多了,有二三十次,每次都要演上四五场,加起来有上百场了。”近年来,阿巴多极少邀请钢琴家合作,王羽佳觉得自己的运气特别好,因为经常给各路钢琴大师当替补临时救场,“郎朗、李云迪,我都给他们救过场。”也由此得到了像艾森巴赫、迪图瓦、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这些世界乐坛上的重量级指挥大师的赏识,也才能够经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之手推荐给阿巴多。“那是在巴伦博伊姆的生日晚会上,他坚持要给阿巴多听5分钟我的录音,没想到阿巴多一口气听了30分钟,随后就决定‘我邀请她去我的琉森音乐节上演出。’”王羽佳说她喜欢跟迪图瓦合作,因为“他太了解钢琴和钢琴家了!”但她更喜欢跟阿巴多的“神交”,“他从不看我,也不给我任何的指示,他是那种充满智慧、靠倾听捕捉灵感、随时带动乐队做出反应的高手。”她的下一个目标是“西蒙·拉特的柏林爱乐乐团。”不过,王羽佳对自己的处境还是相当清醒,“我只是非常幸运罢了,像我这个水平的人实在太多了。”
王羽佳2016演奏锦集
明年我要重新规划
说到这张新专辑为什么会取“转变”这个名字,王羽佳说,“我更喜欢台湾的翻译‘羽化’,有着多重的意义和更上一层楼的升华。”“我所有的曲目都与转变有关,《彼得鲁什卡》组曲是表现一个木偶向人的转变,《斯卡拉蒂奏鸣曲》是音乐的转变,《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停地转变,而拉威尔的《圆舞曲》更是一种由高贵向消极的社会和生活的转变。”说到自己的“转变”,羽佳觉得“那是下意识的,我的第一张专辑主打浪漫主义,这一张则极具现代感,就像生活一样,每天都在变。我住在纽约,但每天早晨起床时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这就是职业音乐家的生活。转变,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明年还会变。今年的100场是两年前确定的,明年我会重新规划。”
享受演出享受生活
新专辑《转变》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上来的《彼得鲁什卡》,她就像是个小魔头一下子就进入到了疯狂的世界,王羽佳笑着说,“这是曲目顺序造成的。如果用斯卡拉蒂开场,就会是由安静渐渐进入到疯狂,你会觉得很自然。但我觉得那样太老套了,用花哨的《彼得鲁什卡》开场和有些诡异的《圆舞曲》结束,人们会更加对音乐感兴趣,因为很意外。”羽佳现在已经和郎朗、李云迪一样做了某品牌手表的代言人,“现在还有很多大牌的服装品牌来找我,但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人们对我的音乐感兴趣,而不该是商业对我感兴趣。这个理念我是不会变的。”
一下子变成一年100多场演出,羽佳更加怀念过去的时光,“明年我会重新布局,我希望的是能够像小时候那样享受每一场演出,现在连练琴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希望明年的演出在50场到70场之间,而且尽量不要不停地在各大洲之间没完没了地飞。我希望有空闲时间在纽约休息娱乐,逛街购物,欣赏家居设计,看看电影,去听别人的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总之我的生活不能光是我自己的事情,要打开眼界,看看别人都在做什么。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几年之后希望有几年的时间完完全全不做任何演出,也许我会去读书,读科学类的,我觉得科学与音乐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应该去了解。当然,如果不演奏,我也许会去做个时尚设计师,我小时候还做过模特儿呢,会有些感觉的。另外,我还很想去做电影演员,虽然都只是心中的梦想,但我可以去尝试,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呢?!”
*本文原载2010-07-12《北京晨报》,晨报记者 李澄/文;钢琴家系列:1、“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丨灯火中的李斯特是怎么练琴的?2、内田光子的苦瓜脸与莫扎特《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466);3、凌晨四点的济南机场有位不会用手机的外国老头,名叫德慕斯,他要转机去天津;4、预示着浪漫主义到来的莫扎特钢琴幻想曲丨吉列尔斯演奏《d小调幻想曲》(K397);5、听贝多芬如何用音乐歌唱永恒的爱情丨齐默尔曼演绎《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6、弗雷迪·肯普夫(Freddy Kempf)演奏肖邦《降A大调“牧笛”》(Op.25 No.1);7、聆听邓泰山演奏会曾经遗失的两首李斯特传奇曲;8、他的音乐生活就一场冒险性极高的比赛丨古尔达演奏莫扎特《第九、第十二钢琴奏鸣曲》(K.311/K.332);9、“这不是一个钢琴家在演奏,而是上帝在演奏!”丨听席夫弹《平均律》(BWV846-893);10、“指挥在这里,钢琴家也在这里,贝多芬在哪里?”丨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11、看落魄的灵魂如何用音乐来抚慰世间的一切丨科奇什、布伦德尔、阿凡纳西耶夫演奏舒伯特《第21钢琴奏鸣曲》D.960;12、王羽佳的三首“第一钢琴协奏曲”丨巴托克、门德尔松、肖斯塔科维奇;13、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阿姐一起弹四手联弹;14、阿格里奇的钢琴艺术丨有的钢琴家把活的作品弹死,而她却能把死的作品都弹活;15、游子还乡的悲情演出丨1986年霍洛维茨重回莫斯科视频;16、莫扎特维也纳生涯中的虚假曙光丨波利尼、霍洛维茨、特里福诺夫演绎莫扎特《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K.488;17、来看陈萨最美的照片丨聆听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丨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18、佩拉西亚谈巴赫丨他“给与我们力量,同时赐予我们宁静,因为它在精神上把美妙与神圣结为一体!” 19、万圣节不可怕,李斯特《鬼火》最吓人丨来听基辛、张昊辰、鲁岗斯基的演绎;20、陈萨谈德彪西《雪上足迹》丨“人一进去了,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小节线”丨吉泽金、傅聪、米开兰杰利演奏《德彪西前奏曲》第一册;21、音乐是发自内心的语言丨聆听斯科达、李赫特、阿格里奇、傅聪演绎海顿《D大调第十一钢琴协奏曲》;22、旷野的呼唤丨傅聪、沈璐演绎斯卡拉蒂《d小调钢琴奏鸣曲》K.213;23、天凉好个秋丨来看李赫特、基辛、张昊辰演奏肖邦练习曲《冬风》Op.25 No.11;24、纪念斯卡拉蒂丨聆听阿格里奇演绎K.141丨皮尔斯演绎K.208丨王羽佳演绎K.247;25、聆听斯卡拉蒂丨傅聪、朱晓玫、普雷特涅夫的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26、犹太钢琴家古尔达丨一场音乐会结束后,他居然去了夜总会……27、心在告诉他怎样演奏丨13岁基辛演奏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1985);28、钢琴家基辛丨在他漠然外表后面,总隐藏着神秘不可知的东西……;29、一种天赋神技的恩赐丨基辛演奏老柴《第1钢琴协奏曲》丨卡拉扬、小泽征尔指挥;30、卡蒂雅苹果音乐节演奏视频丨“我的美丽不是物质的”;31、春节音乐会丨卡察里斯演奏巴赫BWV 1054 、莫扎特 K. 467音乐会!32、米开朗杰利独奏音乐会丨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丨1981年瑞士卢加诺;33、舒伯特的爱情悲剧丨理想也好,音乐也好,都没有面包重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