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

珍贵视频丨狮王巴克豪斯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巴克豪斯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 




威廉·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1884年3月26日-1969年7月5日


德国钢琴家。演绎的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尤为出名。同时也被公认为杰出的室内乐演奏家。





巴克豪斯出生在莱比锡,1899年之前,巴克豪斯在莱比锡音乐学院跟随阿洛伊斯·雷肯多夫(Alois Reckendorf)学习,之后到法兰克福成为欧根·达尔伯特(Eugen d'Albert)的私人学生。


当他十一岁时在莱比锡遇见了布拉姆斯,这场会面对巴克豪斯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他一生的演奏事业也都与布拉姆斯的音乐极为融合,同样地,巴克豪斯对于贝多芬钢琴曲目也相当熟稔。

当他搬到法兰克福后,巴克豪斯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到1899年,不仅师事尤金.艾伯特,更进一步成为一位自我训练的艺术家。



他在十六岁那年开了他的首场音乐会。1905年,他击败贝拉·巴托克赢得鲁宾斯坦大奖(Rubinstein Prize),巴托克获第二名。


成为巴黎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得主后,他以大师姿态在全欧洲、南北美洲巡回演出。巴克豪斯于1931年娶了一位名叫贺兹伯格的巴西仕女,并在瑞士鲁乾诺湖畔定居,成为瑞士公民,不过夫妻俩并未生育子女。


巴克豪斯一生曾到很多地方演出—192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在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开了17场音乐会。1930年,他移居卢嘉诺(Lugano),成为瑞士公民。1969年,他到奥地利的菲拉赫(Villach)演出,在当地去世。




巴克豪斯的第一张唱片录制于1908年。1905年他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当时另一位年轻对手巴特克的负面反应倒颇令人难堪。


他控诉巴克豪斯的演奏是「跟着节拍器」,如今我们多少可以体会得到:在巴克豪斯1908年录制的肖邦幻想即兴曲里,我们发现他在韵律的Z由程度上,明显比不上当时的其它钢琴家,而且谦冲的表达方式、时间的掌握度以及冷淡的修饰方法也颇有争议性之处。


 如果我们听到年轻的巴克豪斯演奏李斯特改编帕格尼尼的「钟」,我们会明了为何意大利钢琴家布格诺里会去崇拜「钢琴魔术师」布索尼,而批评巴克豪斯的演奏像个「机械工人」而非真正的艺术大师。



真正的巴克豪斯不是个机械工人,但他对于乐曲藻饰的技艺,比起当时所盛行的美技派末钢琴家,明显地受到更多的限制、更简约、也更精练。


巴克豪斯一开始是位矫揉造作者,并且在大战之后才有了诗意诠释的改变。他的曲目毕竟是传统的,从巴哈、韩德尔到德布西与拉赫曼尼诺夫,不过也接受高度流行性的大师改编曲,像是杜南忆改编德利伯的「奈拉华尔兹」。


然而巴克豪斯在录音室里却是一位珍贵的钢琴家,因为他所拥有的不单是最精确的技巧,也具备着庄严沉稳的气派,这让他不会过于急躁或冲动。


二零年代他首次灌录贝多芬的「皇帝」钢琴协奏曲,并在末期录制肖邦四十二首练习曲(Op.10与Op.25)。在三零年代,巴克豪斯更积极地在录音间活跃着。




巴克豪斯的钢琴演奏风格属于非常典型的后浪漫德国学派,对于经典曲目是以不屈不挠、几乎严苛的方式进行研究,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是朴实无华。


如果观看巴克豪斯的演奏,可以得知他也拥有惊人的技巧,不仅适合诠释布拉姆斯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同样更适合精雕细琢的浪漫曲目,如肖邦的练习曲、或是李斯特改编舒伯特的「维也纳晚会」,巴克豪斯呈现出一种伟大的效果。


在二战之后,巴克豪斯定居瑞士的卢嘉诺(Lugano),外界都知道他是演奏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超级大师。从那个时候起,“键盘上的雄狮”的昵称就跟随着他。



五十岁以后,巴克豪斯将心力集中于德奥派传统:巴哈、海登、莫扎特、贝多芬、布拉姆斯、以及次要范围的舒伯特与舒曼,都不断地在他演奏曲目中循环出现,而偶尔会成为唯一的「外国人」是他最爱的肖邦。


但大众看待他仅是一位贝多芬与布拉姆斯协奏曲的顶尖诠释者,而巴克豪斯也顺从着经纪人与音乐会经理的期望,却在他的录音曲目上保留较大的选择Z由。他的名声在许纳贝尔与费雪过世后大涨,并且过世之时被视为贝多芬再世。




坊间传说1930年代初巴克豪斯被HMV定为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的首选钢琴家,后来却改由施纳贝尔担纲。巴克豪斯则在二十多年后转投Decca才如愿以偿。


巴克豪斯在Decca的单声道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录音,除作品106之外,立体声时代全部重录,发行全集CD时,补入1952年版的《槌击钢琴奏鸣曲》。


巴克豪斯的演艺人生,憾而未能善终。1969年6月28日在奥地利欧西亚许的卡林西安夏日音乐节上,大师提前结束的一场独奏音乐会,竟成天鹅之歌。



音乐会预定的曲目包括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331、贝多芬《华德斯坦奏鸣曲》等作品。下半场演奏贝多芬的另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31之3时,大师抱病取消了疾驰的末乐章演奏。


主持人以肃穆的声音宣布“‘巴克豪斯教授’将代之以演奏舒曼《幻想曲集》中的『为什么?』和『夜晚』两段”。反响热烈的观众要求大师重奏上半场的结束曲,舒伯特的《降A大调即兴曲》作品D935。


曲终人散,这场音乐会一如从前,浓缩着巴克豪斯晚年刚柔相济、深不可测的艺术境界。一周之后,大师阖然长逝,77年辉煌的演艺生涯、61年为留声青史的锦上添花嘎然而止。


往期比才(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1、透过《卡门》体味比才的吉普赛情结丨“在卡门热情、狂野、充满诱惑的背后……”;2、歌剧《卡门》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丨比才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3、尼采笔下的比才与《卡门》丨“昨天是我第二十遍听比才的杰作!” 4、比才笔下的“卡门“丨正是歌剧才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梅里美小说的价值!5、尼采笔下的比才与《卡门》丨“昨天是我第二十遍听比才的杰作!” 6、聆听比才《阿莱城的姑娘》(第一、二组曲);7、卡门不属于任何男人丨比才如何改编小说《卡门》的?8、“我仿佛又听到她的声音”丨你看过比才的《采珠人》吗?9、纪念比才丨卡门的“死亡动机”;10、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大都会版);11、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皇家歌剧院版);12、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克莱伯版);13、《卡门》的首演在痛斥中结束;14、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卡拉扬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