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

他对李斯特说:“我很怕你会毁在女人手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惊人天才8岁就能弹奏李斯特的《侏儒之舞》



李斯特的三个伯爵夫人森林里的李斯特丨如何演奏练习曲《森林的呼啸》S.145?


当他终于在死神面前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当他被一部一部出自他曾经最爱的女人手笔写下的著作中无情批判和揭露的时候,不知道这些恋情是否在他心目中变成了悔之不及的灾难。 

著名的钢琴天才李斯特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尽管他9岁时的演奏就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但是他的出身一直是他心中永远的痛,成为他永远摆脱不掉的阴影。因为在他的时代,等级森严的贵族制度是残酷而现实的,少年的李斯特被当作天才由父亲带着他进行各种表演的时候,上流社会的奢华和高贵已经深深地将这个俊美的孩子吸引,现实却也将他深深地伤害,他穷尽一生都在为自己打造着自己提出的“行为贵族比身为贵族更重要”的主张,当然,他精彩的情史也没能与此脱开干系。 

李斯特的初恋是他的学生,一个贵族出身的少女卡洛琳·德·圣克里克。但是,钢琴教师和贵族少女的恋爱实在太荒唐,少女的父亲很快就找到了李斯特,先是冷冷地感谢他对女儿的授课,随后下了解雇通知,并很快把女儿送进了修道院,不久后,将女儿嫁给了身份地位很匹配的贵族伯爵。这一次痛彻心扉的情感事件给李斯特带来了无比巨大的痛苦。它不但让李斯特从此愤世嫉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更是让李斯特一辈子对“伯爵夫人”这个名词耿耿于怀——事实证明,李斯特后来的几次重要的恋爱的女主角,全部都是漂亮风流的伯爵夫人。 

王羽佳演奏舒伯特-李斯特《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初恋告吹后,李斯特一度陷入了精神恍惚的状态,他一方面恃才傲物,一方面又有着严重的自卑。就在这个时候,他生命中第一个“伯爵夫人”出现了。 

肖邦举办了一次家庭宴会,所到之客都是当时一些有身份的贵族,玛丽·古达也在其中。这是一个敏感、热情、漂亮而又不安的女人,富有的丈夫给了她安逸的生活,她却每天在渴望危险的降临,当李斯特出现在她视线中的时候,她几乎疯狂地认定:她梦寐以求的危险情人出现了。当时的李斯特神情忧郁,心事重重,有着无法言喻的迷人面孔,微笑好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匕首。玛丽几乎立刻就决定,要跟这个迷人的天才私奔,做他永恒的灵感女神。被浪漫冲昏了头的她抛弃了丈夫以及令人羡慕的社会名誉,成为李斯特的情人。 


开始的日子总是甜蜜得有点不现实,曾经宣称世俗的爱情并不能将自己束缚的李斯特也被这个热情的伯爵夫人所吸引,尽管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但是他们还是勇敢地开始了他们的波西米亚同居生活,他们不断地旅行,欣赏山水美景,就着爱情的甜美作曲,一起畅谈文学、艺术、人生,玛丽为李斯特设置了一条康庄大道——那就是不要仅仅做一名徒有技艺的演奏家,而应该静下心来,做一名可以赢得不朽赞誉的作曲家。 

爱的激情一旦趋于现实,李斯特的野心就渐渐地显露出来。与玛丽·古达的桃色新闻虽然让玛丽名誉扫地,但其实对他来说受益不少,至少在当时的贵族沙龙中,他的名字在频传了。李斯特有一颗并不安分的心,当时的他以高超的演奏已经赢得了众多的赞美,这对于李斯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当玛丽沉醉在日内瓦无限美好的风光中的时候,李斯特却时刻留意着来自巴黎的消息,其中有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中说,一个叫塔尔贝格的天才诞生了,他甚至有可能取代李斯特的地位。这条消息令身在世外桃源的李斯特抓狂。他抛下了情人,立刻赶回了巴黎,先是发布了关于对塔尔贝格演奏的一系列不良的评价外,又筹备了一场竞技晚宴,誓与对方一较高低。这次竞技晚宴让整个巴黎沸腾,竞技的结果是——评论家们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表示:塔尔贝格虽然很可能会变成世界第一,而李斯特却是世界唯一。 


李斯特带着掌声,喝彩以及荣耀返回到失落的玛丽身边,对于李斯特获得的空前的成就,玛丽不以为然,她厌恶那些虚华,只希望跟李斯特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此后,她脱下了梦想的外衣,越来越清醒地发现李斯特的本质——他绝不是个甘于平凡的男人,相反,他的野心巨大,他时刻在找寻机会出人头地,不惜利用一切的力量造就声势。他太喜欢掌声,太热爱声名,她抛弃一切所换来的爱情并不能捆绑住他。有一次,李斯特竟然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出身低微,所以更得功成名就,如果你想跟我匹配的话,请不要把你的头衔闲置不用。请看看那些参加我宴会的名单吧,个个都是声名显赫的人。” 

愤怒的玛丽忍不住骂李斯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发户,浑身散发着粗鄙的臭气。对此指责,李斯特不以为然,他甚至私下很为自己唐璜般的行径感到满意,两个人的关系每况愈下(两人分手后,玛丽·古达写了一本名叫《奈丽达》的小说,描绘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当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混蛋是谁)。很多年后,当两个人在巴黎重逢的时候,李斯特风度良好地说:“玛丽,让我用乡下人的方式说话,愿上帝与你同在,不要再怨恨我吧!”闻此玛丽声泪俱下,她一辈子都深爱着李斯特,但是李斯特虽然他表面上从来没有责怪过她,实际上却对她公开的诋毁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在玛丽死后,李斯特表示,这是一个不值得提起的女人。

布伦德尔演奏李斯特《彼得拉克十四行诗》


玛丽的梦想不过是把李斯特从喧嚣的圣坛上拉下来,做一个沉默的伟大的人,她失败了。可是另外一个女人却成功了,她就是李斯特生命中第二个伯爵夫人——卡洛琳·冯·赛因。那是他在基辅的一次演出,卡洛琳深深地被他吸引住了。跟玛丽很像,她热爱文学,敏感热情,也嫁了一个富有却乏味的丈夫。她虽然没有玛丽那般的美貌,但是她的地位却显赫得多,她出身维特根斯坦公主,实力异常雄厚,李斯特被卡洛琳的地位和她强悍热情的性格所吸引,两个人通过热情的书信交往后,卡洛琳也放弃了婚姻,决定跟李斯特在魏玛的郊区别墅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此刻的李斯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只求成功的年轻男孩。通过日夜不休的巡演和不断推出的作品,李斯特无疑已经成为风头浪尖上的艺术家,赞美和毁誉结伴而行,人们为他的精湛技艺倾倒,批评家们不遗余力地寻找他的瑕疵。这时候,强势且有主见的卡洛琳不但让李斯特生活上完全无忧无虑,也开始干涉他的创作。她是忠诚的天主教徒,李斯特非常迷恋宗教,这段时间,他的音乐中更多的注入了宗教的元素。乐界对于卡洛琳的强势作风非常反感,甚至称她为“穿着七彩服装的悍妇”。受李斯特资助的音乐家瓦格纳则表示他很讨厌卡洛琳每天都在吵嚷的个性。不管怎么说,卡洛琳对李斯特的影响之大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李斯特在晚年甚至表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他,完全要感谢卡洛琳。他一直很想让两个人的关系合法化,可是在卡洛琳的父皇等人的反对下,他们一直没有达成愿望,反而最后黯然分手。 


与卡洛琳相爱的12年,李斯特不但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更是明确了自己对的宗教迷恋,后期的李斯特几乎变成了全职神父,一心扑在了传教上。可是,也就是在他心灵寻找到平静的时候,第三位伯爵夫人却意外地出现了。 

19岁的欧嘉·贾妮娜是李斯特最后一个情人,也是性格最为奇特的一个,事实上,她并不是什么伯爵夫人,她15岁结婚,第二天就把丈夫鞭打了一顿,然后一走了之,16岁当了妈妈,后来又被布达佩斯的警方遣送出境……她的怪异的性格引起了李斯特的注意,他忽略了她平凡的音乐天赋,把她收到自己门下学音乐,欧嘉当然也被李斯特深深地吸引住,但暮年的李斯特却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和冲动,面对欧嘉的火热,他选择了逃避。欧嘉被李斯特的退缩激怒,她找到了李斯特的别墅,女扮男装地闯入,她打算如果李斯特再次拒绝她的话,她就杀死他。还好,正在孤独寂寞伤感的李斯特看到欧嘉的到来,心中的那团火终于燃烧起来,他奋不顾身地再次坠入了爱河。 

这一次的恋情又给李斯特带来了无比的烦恼:一位红衣教主公开批评李斯特的私人生活,而欧嘉则因为艺术造诣浅薄而屡遭李斯特的批评,欧嘉一气之下喝了安眠药,虽然她奇迹般地又活了过来,可是她也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挽回李斯特的心,于是,她决定玉石俱焚,杀掉李斯特,但因种种原因,她的计划败露。于是,她雄心勃勃地开始写起了回忆录。 


这本以揭露李斯特的黑暗内幕为噱头的回忆录很快就流传起来,并且连教会也没例外,李斯特再一次因为恋情失败而身败名裂,成为被人耻笑的小丑。 

李斯特的一生是辉煌、跌荡起伏的,也是悲剧的,李斯特的父亲临死前曾经担忧地说:“亲爱的,我很害怕你会毁在女人手里。” 

对于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李斯特来说,父亲的话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当他终于在死神面前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当他被一部一部出自他曾经最爱的女人手笔写下的著作中无情批判和揭露的时候,不知道这些恋情是否在他心目中变成了悔之不及的灾难。

往期李斯特:1、格鲁吉亚美女钢琴家卡蒂雅的《李斯特》;2、浅析李斯特的钢琴曲《叹息》丨他的晚期“作品在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同时,也具备人文关怀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3、李斯特童年辉煌的日子;4、朱雅芬编译丨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四)丨李斯特曾经对我说:“不要模仿任何人,而要培养你自己的个性,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的路走。” 5、李斯特丨一种神圣的不满足感丨绝非胆大妄为的炫技丨《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音乐研究;6、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象力丨李斯特说“钢琴家是要把泥土塑成的形体变成有生命的人”,而想象力就是让作品“复活”的重要手段;7、音乐短札丨李斯特的《旅行岁月》丨“在没有魔术技巧的音乐中,含蓄深沉地表现矛盾冲突和哲学内涵,这是李斯特对人生的感悟之作。” 8、李斯特《前奏曲》与死亡无关丨“没有死亡的阴影,迎接挑战才是人生的前奏。”9、纪念李斯特及其旷世爱情丨不是梦的《爱之梦》;10、一口气听完李斯特四部二十三首钢琴练习曲(S.139、141、144、145);11、想听吉卜赛音乐,先来听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S.244;12、李斯特《钟》的十三个演奏技术要点分析;13、带你熟悉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特征及其教学特点!

往期比才(1838年10月25日-1875年6月3日):1、透过《卡门》体味比才的吉普赛情结丨“在卡门热情、狂野、充满诱惑的背后……”;2、歌剧《卡门》像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丨比才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3、尼采笔下的比才与《卡门》丨“昨天是我第二十遍听比才的杰作!” 4、比才笔下的“卡门“丨正是歌剧才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梅里美小说的价值!5、尼采笔下的比才与《卡门》丨“昨天是我第二十遍听比才的杰作!” 6、聆听比才《阿莱城的姑娘》(第一、二组曲);7、卡门不属于任何男人丨比才如何改编小说《卡门》的?8、“我仿佛又听到她的声音”丨你看过比才的《采珠人》吗?9、纪念比才丨卡门的“死亡动机”;10、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大都会版);11、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皇家歌剧院版);12、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克莱伯版);13、中文字幕丨比才《卡门》(卡拉扬版)


往期瓦格纳:1、西方音乐调性体系瓦解的标志丨瓦格纳歌剧《特里斯与伊索尔德》“悲剧”性研究;2、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3、叔本华思想与瓦格纳音乐的结晶丨杨燕迪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上);4、;5、跟瓦格纳学如何向朋友借钱丨“皮厚如城墙”的瓦格纳教我的十件事!6、“所谓爱就是‘承认别人同时也要认识自己’”丨瓦格纳《前奏曲与爱之死》;7、“有了《卡门》,我们可以向瓦格纳理想的迷雾告别了!” 8、古典派的勃拉姆斯与未来派的瓦格纳;9、为何瓦格纳要听现场丨由《女武神骑行》所想到的;10、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11、瓦格纳导论丨其人其事;12、在生命中,音乐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丨蒂勒曼指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13、我为何迷上瓦格纳的音乐?14、极简语言解说瓦格纳的音乐是什么?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6、瓦格纳导赏①丨歌剧创作历程概述;17、作曲家瓦格纳解析;18、中文字幕瓦格纳歌剧丨斯泰因指挥《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一幕);19、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二幕;20、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三幕;21、杨燕迪丨论瓦格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