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雅演奏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S.178
乐曲的主题
该曲的主题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突出体现了李斯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观念。该曲虽然结构庞大,但主题只有四个,即引子、主部主题、第一副题和插部主题。
引子本身没有稳定的调性,只是体现着某种程度上的小调色彩,它的这种不确定性是李斯特作品的一个特征。这与某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思维是一致的。它在乐曲中多次出现,在主副部之间的连接中,在展开部中,在结尾中……它好像处在矛盾旋涡中时寄托希望的一种宿命。这个在疑问声中包含着连接二度下行的叹息音调在最后的尾声中出现,又表现出作者对自己前面追求的某种怀疑。
主部主题本身是充满矛盾和动荡的,它由两个矛盾的因素构成。李斯特似乎只是通过主题的激烈发展,深入地揭示主题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主部主题在展开部有着宏伟的再现和剧烈的展开,更像一种怀疑和嘲讽。
副部有两个主题,第一副题是英雄性的主题。但这个英雄性的主题是悲剧性的。它在展开部中的宣叙调里,以肃穆、沉重的性格再现,而且在展开部中,它的发展每次都以悲剧性的小调结束,好像要冲破某种阻碍却失败了。更需注意的是在尾声前,这个主题又一次有力地奏出,作者本可以用这个英雄主题胜利地结束全曲,但却突然中断。第二副题是从主部主题的左手部分演化而来的。这个爱情主题在呈示部中显得不十分肯定,但在展开部的行板插部中获得了肯定的性格。
最后一个主题是插部主题。这是个新主题,它大概是李斯特在《b小调钢琴奏鸣曲》中最肯定的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在整个奏鸣曲中没有变化,保持着同样的性质,并在结尾中作了肯定。
往期瓦格纳:1、西方音乐调性体系瓦解的标志丨瓦格纳歌剧《特里斯与伊索尔德》“悲剧”性研究;2、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3、叔本华思想与瓦格纳音乐的结晶丨杨燕迪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上);4、;5、跟瓦格纳学如何向朋友借钱丨“皮厚如城墙”的瓦格纳教我的十件事!6、“所谓爱就是‘承认别人同时也要认识自己’”丨瓦格纳《前奏曲与爱之死》;7、“有了《卡门》,我们可以向瓦格纳理想的迷雾告别了!” 8、古典派的勃拉姆斯与未来派的瓦格纳;9、为何瓦格纳要听现场丨由《女武神骑行》所想到的;10、如何理解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思想?什么是他的“未来的艺术作品”?11、瓦格纳导论丨其人其事;12、在生命中,音乐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丨蒂勒曼指挥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13、我为何迷上瓦格纳的音乐?14、极简语言解说瓦格纳的音乐是什么?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5、你更喜欢勃拉姆斯还是瓦格纳呢?16、瓦格纳导赏①丨歌剧创作历程概述;17、作曲家瓦格纳解析;18、中文字幕瓦格纳歌剧丨斯泰因指挥《纽伦堡的名歌手》(第一幕);19、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二幕;20、中文字幕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丨斯泰因指挥第三幕;21、杨燕迪丨论瓦格纳;22、《牛津音乐大词典》里的瓦格纳丨“未来音乐”是什么?23、酷爱瓦格纳的徐志摩与丰子恺;24、郭沫若、郁达夫笔下的瓦格纳;25、聆听瓦格纳并非想象的那样困难丨先听《罗恩格林》,然后《汤豪舍》;26、他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德意志精神的最后代表”丨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27、真的是瓦格纳的音乐,唤醒了恶魔?28、《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论瓦格纳丨“他最主要的矛盾是诗人与音乐家之间的矛盾。”29、瓦格纳歌剧该怎么听丨听“特里斯坦”和“名歌手”;30、听瓦格纳,先听音乐,还是先看剧情?;31、“我恨瓦格纳,可我再也受不了别的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