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

被标签的肖邦与被冷落的舒曼丨同样的诞辰两百周年,不一样的纪念风景丨愿意在深夜念叨舒曼的人,多半是真正爱着那个“失败的怪人”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孔棋演奏肖邦《第四叙事曲》

被标签的肖邦与被冷落的舒曼

 一站到台上,刘诗昆的手就在抖。掌声和客套的讲话过后,他在钢琴前坐下来,手仍然在抖,放在琴键上,又拿回板凳边,伸腿,曲腿,上身始终没动。在安静中等待一个时间的开始……

 琴键终于跳动起来时,那双手起伏、游移,快速时如一阵幻影,再也不会有人分心去担忧这个69岁老人的手抖了――肖邦(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的时间开始了! 

 这是2010年12月7日晚,波兰驻华使馆主办的“肖邦年”系列活动的闭幕式。 

 连续的强奏,连续的弱奏,强烈的变化,在这个冬日的夜晚,一扫大众印象里细腻感伤的旋律诗人形象――那个总被酒店和电影配乐所引用和强调,也被流行歌手写入他们的“致敬名单”,最终成了一种“肖邦式(Chopinesque)的肖邦”“轻飘飘、虚无缥缈的肖邦”――刘诗昆的指间不会流出那样的声响。 

 傅聪也不会,他甚至多次强调对“那种”肖邦的痛恨。“我最讨厌感伤的肖邦,完全不能忍受!肖邦一点都不感伤!他至少是像李后主那样,音乐是‘以血泪书着’,绝对不小家子气!”傅聪说,“他的音乐世界是多么广大呀!即使是肖邦的《夜曲》,每一曲都不一样,内容丰富无比。像是作品二十七的《两首夜曲》,第一首升C小调是非常深沉恐怖的作品,音乐彷佛从苍茫深海、漆黑暗夜里来;但第二首降D大调就是皎洁光亮的明月之夜。两首放在一起,意境完全不同。第二首因为好听,许多人拿来单独演奏,却弹得矫揉做作,莫名其妙地感伤。” 


古静丹演奏肖邦《夜曲》(作品27之1)

 12月4日,傅聪刚刚在国家大剧院完成了一场“全肖邦”演出。此前,还有郎朗和李云迪。这一年,整个中国完成了不下200场致敬肖邦的演出,全世界则有数千场。这固然是波兰一次成功的国家营销,也是人们对这位已经200岁的艺术家的真情流露。 

 相形之下,比肖邦小了三个月、说出肖邦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的罗伯特・舒曼,得到的待遇却殊为冷清。零星可数的纪念活动,也多半与肖邦捆绑在一起。 

 迥异的境遇,在他们生前就已经缓缓展开了。 

   

肖邦丨病弱的毒蘑菇

 肖邦去巴黎那年刚好20岁,从被当时的西欧视为“乡下”的波兰,进入巴黎的上流社会,他的通行证不仅是音乐,还有他那柔弱、微喘的病人模样。他“有火山般的热情,无边无际的想象,身体却又如此虚弱”,另一位钢琴家李斯特曾如此感叹,他比肖邦早七年从匈牙利来到巴黎。 

 德拉克洛瓦为肖邦所画的肖像能够印证这一点。,甚至讥诮说,那简直是“一个已经摸到棺材的人”。 


德拉克洛瓦的《肖邦》

 那时的肖邦正受严重的肺结核的困扰――一种被欧洲年轻贵族们视为浪漫主义隐喻的疾病。“结核病被认为是源自太多的热情,折磨着那些不计后果、耽于热情的人”,学者苏珊・桑塔格写道。妇人、少女和有着女性敏感气质的男性,常常患上这种疾病,动辄面颊潮红,晕倒在别人的手臂上,那红晕既被视为羞涩的,又被看作是抒情的。 

 这样的肖邦,很惹贵族妇人们的怜爱。一位住在巴黎的波兰伯爵夫人甚至说:“我的小肖邦啊,如果我现在年轻貌美的话,会让你做丈夫,席勒做朋友,李斯特做情人。” 

 她的愿望难以得逞,除了年龄的缘故,还因为肖邦那时已处在女作家乔治・桑的保护之下。有人说肖邦和她的结合有些性倒错的意味,肖邦孱弱如女人,乔治・桑强势如男人。她爱穿男人衣裤,走路大步流星,雪茄不离手,有人形容肖邦在她身边“像一只笼子里受惊的鸟儿般左右徘徊”。 

 巴黎的社交圈高眉势利,他二人的相爱毫无意外地成为别人的佐餐闲话,有人如此描述:“乔治・桑站起来,像个男人似的大步穿过房间,在壁炉边坐下。最终她开口了。她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根巨大的特拉布科雪茄,对着客厅另一头喊道:‘弗里德里克,火!’我为那位伟大的大师感到屈辱。我终于明白了李斯特所谓‘可怜的弗里德里克’的所有意味。肖邦顺从地带来了火。” 

 为了远离巴黎的闲言碎语,也为了肖邦的身体,乔治・桑带着一双儿女和肖邦一起搬去了西班牙的马略卡岛,过了一年田园诗般的生活。在马略卡岛,乔治・桑完成了小说《斯皮里底翁》,肖邦写出了《波兰舞曲》《叙事曲》和《24首前奏曲》中的大部分,包括那首著名的《降D大调前奏曲》,也称“雨滴”。 


 乔治・桑的功过是非今人大约很难评述了。有人说她在性方面的索求无度侵蚀了肖邦原本便虚弱的身体,而桑的传记作家却认为尽管肖邦常常哀求,桑却严格控制肖邦的欲求,最后搞得肖邦“性”致全无,二人其实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关系。从种种记载看,致使二人分手的导火索似乎是乔治・桑女儿的婚事,但多年社会流言的压力也未尝不是原因。与桑分手后两年,肖邦在病痛中去世,年仅39岁。她没有参加他的葬礼。 

 “肖邦是一朵玫瑰花的叶子,苍蝇的阴影挡住了射在玫瑰花上阳光,使肖邦呈病态、失血,乃至身亡。”桑说。这个爱情中霸道的女王就像是眼见着一个娃娃跌倒在地,长叹息了一声。而这个娃娃藏起来的熔岩般的一面只能宣泄在音乐中。 

 “你能够想象肖邦所承受的痛苦吗?”傅聪在接受焦元溥的采访中反问道,他提到弹奏晚期肖邦的艰难,“不是音符难记,而是每一个声部都有作用,都有代表的意义,而那意义太复杂了”“早期作品像是用很吸引人的一种明显色彩来创作,后期则错综复杂,音乐里同时要说很多感觉,而且是很多不同的感觉,酸甜苦辣全都混在一起。” 

 仿佛是一种微妙的呼应,肖邦曾在一封信中描述自己的双面性道:“我是一个蘑菇,看上去可食,但若你胆敢采下咽去,蘑菇便会毒性大发。” 

舒曼丨失败的怪人

 肖邦第一次见舒曼是1835年,他前往德雷斯顿和莱比锡旅行的时候。这一年,25岁的舒曼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上,解释了自己虚拟的一个组织“大卫同盟”:“大卫的盟友们是注定要消灭音乐和其他方面的一切非利士人(古代地中海东岸的居民,以思想庸俗、心地狭窄著称――编注)的青年和成年人。” 【舒曼还为此写作了《大卫同盟舞曲》(Davidsbündler Tanze Op.6),作于舒曼27岁的时候,由十八首富于特性的小曲组成】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习惯沉思默想的年轻人。在之前与一位莱比锡女孩的约会中,他曾与人家一同泛舟河上,默然相对了一个小时后,紧握着人家的手起身告别,并说,“今天我们有了深刻的相互了解。” 

 但这一年的11月25日,舒曼和16岁的克拉拉・维克在她家门口分享了初吻。“我以为我会晕过去。”克拉拉事后告诉舒曼,“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几乎握不住给你照路用的灯了。” 

 这是一场过于辛苦的爱恋,他们是冲破克拉拉父亲的反对、历经劫难才结合在一起的。但甜蜜却也不长久。 


张昊辰演奏舒曼《梦幻曲》

 舒曼的梦想是成为钢琴家,却因为练琴不当而弄伤了手指,成为作曲家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妻子在钢琴上的造诣日渐长进,很快就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钢琴家。尽管舒曼极爱克拉拉,但艺术家的嫉妒仍旧像蚂蚁一般咬噬他的灵魂。

 舒曼的钢琴作品大多为克拉拉而作,然而有些作品技巧之艰深,根本非人力所及,有人说,这是舒曼因为自己无法演奏、于是拼命折磨演奏者的补偿心理。他折磨的对象,正是自己的爱人。 

 事实上,在美丽天才的克拉拉的星光笼罩下,舒曼的才华很少受人重视。每次他夹着新手稿来到布海特科普夫和海台尔的音乐铺子时,店员们总是用肘捣捣对方,然后相视一笑。他们会告诉其他客人,舒曼是个失败的怪人,因为他的作品总是留在架子上占地方。 

 在德国电影《亲爱的克拉拉》中,舒曼夫妇带着一堆儿女离开汉堡去杜塞尔多夫定居。舒曼似乎有表达困难,甚至无法指挥当地乐团演奏自己的作品,最后只能由克拉拉出面,替丈夫打理一切。 

 舒曼在精神彻底崩溃之前已经显现出种种征兆。有一天他的医生和音乐家朋友来拜访,大家亲切地坐着交谈。正当对话进行时,舒曼突然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房间。他们以为他会回来,可是过了许久他也没出现,于是克拉拉开始四处寻找,结果哪里也找不到。他的朋友们立刻出门去找他,均无功而返。原来他穿着浴袍、光着脑袋离开了家,走到横跨莱茵河的桥上,一头冲进河水中想结束苦难。几个水手见状立刻跳进了小船,划到他后面将他拖了起来。 

 清醒的时候他还能作曲,有时候他会将家务事井井有条地记录下来,哪怕细枝末节也不落下;在他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应该当心与社会失去联系,否则就会毁灭,像我一样。” 

 在1854年2月17日的一篇日记中,克拉拉则记录道:“晚上罗伯特上床后不久,又爬起来写了一段旋律,他说是天使唱给他听的。然后他再度躺下,亢奋地盯着天花板说了一整晚。早上,天使们变形成了魔鬼,唱着可怖的音乐,告诉他他是个罪人,准备将他投进地狱。他变得歇斯底里,痛苦地尖叫,好像它们像虎狼般用利爪捉住了他。”    

误读与怀念

 虽然常被嫉妒折磨着,舒曼最喜爱的创作主题仍然是爱情。他还喜欢诗歌,他被海涅吸引就像舒伯特被歌德吸引一样。当肖邦等人为一封措辞优美的信困扰的时候,他却每每沉浸于阅读和写作的快乐之中。他最早想过做一个作家,后来用创办音乐杂志满足过一些。 

 他的生活如此纯粹,内省,但总被人冠之以“晦涩”“主观”之类的词汇。这大概是因为他所写的都是自传性的音乐,循着情感或清晰或恍惚的路线:《幻想曲集》《蝴蝶》《浪漫曲集》《童年情景》。、文学、人,我受各种世事的影响,并以自己的方式思索,然而我渴望表达情感,并在音乐中宣泄,这就是何以我的音乐有时难以理解,因为它遥遥联系着我对万物的关怀。”他如此写道。 

本书根据舒曼在1831-1854年间所写的音乐评论编选而成,按照年代编排,涉及舒曼同时代的音乐家如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柏辽兹、李斯特等众多人物,充分体现了舒曼在音乐创作、审美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真知灼见,以及他过人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本书同时收入舒曼和克拉拉不同时期书信十余封,便于读者深入了解舒曼的精神世界。本书既是19世纪上半叶风起云涌的浪漫音乐时代的写照,也是杰出音乐思想的荟萃,对于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都是一份宝贵的音乐文学财富。 

   性格阻碍了他的天才被人精确地捕捉,甚至当成功的机会姗姗而来时,也因他过于拘束、慌乱或是其他原因错过了。他一直到40岁才在杜塞尔多夫的一个乐团里谋到指挥的位置,别的人,比如门德尔松,年纪轻轻时就在这个位置上流光溢彩了。但可怜的舒曼却很快就听到了反对的声音。“他作为指挥效率低下,这太让人心碎了。”指挥家勋伯格说道。 

 舒曼就像是一个笨拙的工匠那样应付他的生活、爱情和舞台。如同一把刻刀,一点点刻写,打磨在他写下的和声中,步步清朗开阔的气概总是伴随着断裂与唐突,要细细地听,才能进入那层野蛮又丰富的世界。 

 而肖邦一直到晚期的最后几年,才变成一个苦吟的诗人。在那之前,无论是经营自己的名声,社交,还是创作,都颇为顺利。 

 “我觉得早期肖邦是李后主;到了后期,他的意境反而变成李商隐了。有一次我和大提琴家托泰里耶(Paul Tortelier)讨论,他就表示他喜欢中期的贝多芬胜过晚期。‘就像一棵树,壮年的时候你随便割一刀,树汁就会流出来。’我明白托泰里耶说的。早期肖邦也是如此,满溢源源不绝的清新,但后期就不是这样。”傅聪说道。 

 “肖邦的音乐中是一派纯粹的喜悦和生机:这位敏感过度、害了结核的作曲家,恋爱谈得如此不幸,却写下了一些有史以来最纯粹是为悦耳而作的音乐,像是可口的糖果。”评论家哈里・埃尔斯写道。波兰演奏家鲁宾斯坦更直接:“他就是直指我心。” 

 肖邦16岁时便成为华沙音乐学院的宠儿,得到波兰权贵的争相礼待,18岁时征服维也纳,20岁后在巴黎也同样是贵妇淑女们追捧的对象。为她们授课的不菲收入,维持了他的享乐生活。或许正因此,肖邦景仰作家同胞亚当・密茨凯维奇 (Adam Mickiewicz),后者却尖锐地讽刺肖邦对祖国只是怀着一种廉价的、见风使舵式的怀念,而对贵族社会却有着出于天性的阿谀奉承,是一个“道德吸血鬼”。一些刻薄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肖邦离开波兰,纯粹是为了逃避革命。 

.视觉》记者说:“如果没走,,,或者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而肖邦自己则表示:,是因为我当时太年轻,!” 

 无论如何,革命年代的激进与脆弱,沙龙里的优雅与虚伪,都帮助肖邦在短暂的生命中经历和观看了足够的世事沧桑。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里,很多优秀的演奏者读出了这种复杂和微妙。“他是一个几乎从不直白表露自己情感的人,其深藏不露,与李斯特的张扬截然相反。他理性,不会过度激情。许多人以为他跟古典主义水火不容,实际上,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中最古典的一位。”以色列音乐家巴伦博伊姆说道。 

 但真正让肖邦在大众文化中传播的,却是那些似是而非的标签:高贵、优雅、浪漫、闲适、柔情某种意义上,他成了一种温情的、诗意的、甜蜜的代名词,成了品味的象征――人们分门别派地解释他、恭维他、遮蔽他,让他因追捧而生命不衰,却也由此消融了他的情感浓度和戏剧化的一面。 

 反而,那些在今天还愿意在深夜中念叨着舒曼的人,多半是真正爱着那个“失败的怪人”的。 


欢迎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往期节目请点击以下链接:

作曲家:【古典+爵士】摇摆巴赫音乐会“音乐”是人类喜乐之源丨哈农库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与口》(BWV147)【研究】圣乐与灵性:论巴赫的宗教音乐【观点】富特温格勒评价巴赫的音乐【巴赫专家】不用眼睛看天堂:管风琴家瓦尔哈【访谈】邓泰山:巴赫会是我的最后一座高峰321巴赫生日快乐丨他的音乐使我感到愉快丨我们可以安静的吃草啦【小传】巴赫养成记(上)【小传】巴赫养成记(下)【历史】“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C.P.E巴赫论巴赫音乐的埋没与复兴丨看完《马太》后,黑格尔说:“从欣赏伟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价值,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天才般的坚定和博学。”【周末乐谈】巴赫与灵魂的虔诚【音乐资源】巴赫作品目录(改编自维瓦尔第的作品说明)贝多芬专题】《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分析音乐父亲节丨看贝多芬的父亲是如何培养贝多芬的音乐兴趣的【笔记】席夫讲座: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每晚古典讲堂丨席夫讲解贝多芬丨上海大师班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贝多芬与《英雄》丨他的作品唤起对无限的渴望丨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贝多芬专辑】贝多芬晚期的音乐把听众变成了诠释家【研究】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哈农库特的天鹅之歌丨贝多芬的《命运》与“命运”无关?【比较】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论文】严宝瑜: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初探(一)【脑洞】王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德国民法典必看丨耳聋的贝多芬指挥《欢乐颂》的视频?【唱片】重听拉杜·鲁普的贝多芬【音乐研究】朗陶尔米:“论舒伯特与贝多芬” (摘自《傅雷家书》)【主题】保罗·亨利·朗论莫扎特(一)/杨燕迪译奥地利女钢琴家海布勒丨专为莫扎特而生丨她像操控木偶般演奏丨深知木偶的优雅与脆弱丨她不会刻意求新求变丨只是诚挚地面对内心之美。【视频】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视频】莫扎特250周年萨尔茨堡节日庆典音乐会【作曲家专题】莫扎特的作品 :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上)【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下)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教会了乐器歌唱”,聆听郎朗的《莫扎特》【版本】莫扎特《安魂曲》版本比较音乐父亲节丨看莫扎特的父亲是如何规划莫扎特的音乐教育的电影中的莫扎特丨让子弹飞丨走出非洲丨莫扎特完成的天鹅之歌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分析】莫扎特《安魂曲》详细分析【城市】莫扎特在维也纳【纪念】卡尔•巴特:论莫扎特的自由——莫扎特诞辰260周年!陈丹青论莫扎特丨不强迫自己孩子听莫扎特丨《陈丹青音乐笔记》选读丨霍洛维茨之死【简论】莫扎特《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创作特点【视频】莫扎特声乐作品音乐会【视频】莫扎特歌剧《魔笛》看“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的公众号多久更新一次?朱晓玫演绎舒伯特四手联弹(钢琴二重奏)【音乐与城市】贡布里希:舒伯特与他那个时代的维也纳【音乐资料】罗伯特·温特上音舒伯特讲座:第一讲:“舒伯特的维也纳”詹姆斯·列文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夸斯托夫的舒伯特《冬之旅》(Winterreise)【作品】舒伯特《菩提树》(D911:5)用音乐倾诉内心深处的温柔呢喃: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