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印象丨夜曲解读
我们能感受到,肖邦的浪漫、优雅、忧郁的艺术气质,是否无意忽视了他的另一面——执着、刚强和永不妥协。正如舒曼所说:“肖邦的音乐,如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电影《钢琴家》与肖邦《第一号叙事曲》Op.23
你听过肖邦的夜曲吗?
肖邦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钢琴家。夜曲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无论前期的降b小调、降E大调;还是后期的g小调、c小调,都让我百听不厌。那轻柔的旋律,由远及近,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种感伤,令人动容。曲子的主题,优美如歌,或在流动的,或在块状的伴奏织体中,衬托出夜的静谧,也向我们娓娓道来,属于他的故事,他的心情。此刻,肖邦的浪漫,在黑夜的笼罩下,显得如此深沉。他的忧郁,他的浪漫,全都融化成意境深远的音符,流淌在空气中。或许,夜已深,但余音缭绕,缠绵悱恻,在意犹未尽中无可奈何地渐渐消逝。
在肖邦的夜曲里,给人的就是这样的恬静,即使有短暂的不安和骚动,也只是一瞬间的闪现,然后马上又归于星月交辉、夜月交融的柔美之中。他总是将他忧悒的沉思、抑郁的悲哀、踌躇的徘徊、深刻的怀念……一一融化进他的柔情而明朗的旋律之中。独自品味肖邦的夜曲,我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它表现出来情深意远的意境,即使是如火的情感,也被他处理得温柔妥帖,深藏在他那一碧万顷的湖水之中……
市井喧嚣时,不宜听肖邦;欲念躁动时,也不宜听肖邦。肖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享。
肖邦和许多音乐家、作家、画家是朋友。对于肖邦的作品,许多人给于赞赏。当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Schumann)和弗兰茨.李斯特(Liszt)对肖邦推崇备至的时候,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Berlioz)却对他提出了不屑甚至反对的声音:“肖邦只是一位在高雅的沙龙里、知己圈子里的钢琴技巧家。”直接尖锐地批评肖邦的音乐表现,并质疑他《夜曲》的创作动机——为沙龙聚会而作。
柏辽兹的话虽有偏激,但是却说明了两点:第一,沙龙聚会里的钢琴家,为取悦听众而或多或少丧失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的原则;第二,作品创作的动机,也是为了顾及主办方小姐的能力和程度,缺少自己的原创意图。而事实上,柏辽兹反映的,的确是沙龙聚会上的普遍现象。
沙龙聚会,堆集了社会的各界的名流,其中有著名文学家大小仲马、乔治.桑、雨果;著名音乐家帕格尼尼、罗西尼;多少投机的政客在那里高谈阔论,流连忘返,那些为迎合社会名流口味的钢琴家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技巧……在那种喧闹而吵杂的环境中,很少有人能体会到肖邦孤独而苦闷的心境:虽然,肖邦为了涉足沙龙,在巴黎扎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装扮自己,去为那些贵族演奏。但同时,他开始很反感这充满污垢和血腥的巴黎,所有的这一切,他并不情愿,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曾经说过:“巴黎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最下等的卑污……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得不可想象,使你在这个所谓的‘天堂’里茫然不知所措……”是的,虽然沙龙带给他巨大的名誉和财富,而这种生活却不是他追求的,他追求的,是带有高雅精神的音乐世界,并试图传递给他的听众。
我们可以听听他的《F大调夜曲》(Op.15 No.1)。它是三段体形式,在乐曲中部所泛起的波动,深化了它的内涵,最后,从极度的不安回归彻底的平静; 《c小调夜曲》(Op.48, No.1),献给杜博雷小姐。这也是一个三段体式的结构。曲子主题,在第一段显得非常宁静,经过第二段的思想跳跃,情绪发展愈演愈烈,演化成第三段激烈的心灵碰撞,在激荡中结束。强烈的冲击感,不仅在宣泄着他的苦闷的情绪,也预示着他要挣脱某种规则的束缚。这种艺术性地增添了一些戏剧性的艺术处理,使夜曲有了情景之间高度交融的音乐境界,显现出他独特的气质和他的内心独白。
似乎,肖邦从来就不同于常人,他的演奏缺乏力量,但却是不需要有力的强音就能造成音乐上的强烈反差;他不热衷于举行公开演奏会,但在沙龙上才能陶醉自己,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表演舞台。他在这里,不拘泥于形式的拘谨,执着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演奏和创作风格,反而增添了他的魅力,使更多的人迷失在他的音乐里,包括他后来的情人,前面提到的——乔治.桑;还有一个,英国交响乐团的最早创始人——查尔斯.哈勒,他对肖邦的评价是:“一个梦幻的国度,让人永远生活在那里”。
这就是肖邦。在我看来,人生是通过万花筒看到的那个世界,但你只要稍微地用手旋转一下,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在我音乐事业进程最受挫折的时候,耳边,响起她轻柔的话语:“只要我们心中存有希望,即便是失望了也不要绝望。因为,我们拥有与肖邦一样倔强、如他音乐般的、对自己人生的坚持。”
是的,我们能感受到,肖邦的浪漫、优雅、忧郁的艺术气质,是否无意忽视了他的另一面——执着、刚强和永不妥协。正如舒曼所说:“肖邦的音乐,如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诚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