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历史长河中,无数音乐家穷尽一生精力为后人留下了动听的旋律,这些旋律与所创作的时代相贴合,甚至被打上了创作者自己独特的烙印。
我们用时期、风格、特征来标记分类这些音乐,一些音乐发烧者也坚信自己能够轻易分辨各种音乐的来源与特色,也有悲观者面对当代音乐过度商业化、流行化而发出叹息“好的音乐都被前人写尽了”。
有人花了7年时间,编写了一个程序给世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丨 戴维·柯普和EMI
戴维·柯普(David Cope)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学教授,也是古典音乐界极具争议的人物。柯普写了一些计算机程序,能够谱出协奏曲、合唱曲、交响乐和歌剧。
他写出的第一个程序名为EMI(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的实验),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虽然写程序花了7年,但一经推出,EMI短短一天就谱出5000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
David Cope EMI
维瓦尔第风格
柯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应热烈,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碰触到他们内心最深处。观众并不知道作曲者是EMI而非巴赫,而等到真相揭开,有些人气得一语不发,也有人甚至发出怒吼。
然而EMI仍在继续更新,它甚至学会了如何模仿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柯普还为EMI签了合约,首张专辑《计算机谱曲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 Composed by Computer)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丨 戴维·柯普使用EMI创作中
David Cope EMI
李斯特风格
俄勒冈大学的史蒂夫·拉尔森(Steve Larson)就向柯普挑战,来一场人机音乐对决。拉尔森提议,由专业钢琴家连续弹奏三首曲目,作曲者分别是巴赫、EMI以及拉尔森本人,接着让观众投票是谁谱了哪首曲子。
拉尔森坚信,一边是人类的灵魂之作,一边是机器人的死气沉沉,观众肯定一听就能判断出。柯普接下了战书。在指定的当天,数百位讲师、学生和音乐迷齐聚俄勒冈大学的音乐厅。表演结束,进行投票。结果呢?观众认为是巴赫的其实是EMI,认为是拉尔森的其实是巴赫,而他们认为是EMI的,其实是拉尔森。
有人批评,说EMI的音乐虽然技术出众,但一切太过准确,没有深度,没有灵魂。但只要人们在不知作曲者是谁的情况下听到EMI的作品,常常会大赞这些作品充满灵魂和情感的共鸣。
David Cope EMI
贝多芬风格
EMI成功之后,柯普又继续写出了更复杂的新程序:安妮(Annie)。EMI谱曲是根据预定的规则,而安妮则是基于机器学习,会随着外界新的音乐输入,不断变化发展音乐风格。就连柯普也不知道安妮接下来会谱出什么作品。而且事实上,安妮除了写音乐,还对其他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比如俳句。
丨 戴维·柯普的个人网站
2011年,柯普出版了《激情之夜:人和机器所作的俳句两千首》(Comes the Fiery Night: 2000 Haiku by Man and Machine),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妮写的,其他则来自真正的诗人。但书中并未透露具体篇目的作者是谁。如果你认为自己一定可以看出人类创作与机器产出的差异,欢迎挑战。
对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历来就有,我们对于机器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大量、重复的概念上,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的学习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智能化设备也不再遥远神秘,进入千万家庭的生活里。
也许有朝一日,所谓的匠人精神、所谓的人文情怀,都将变成一段段可编写记录的代码,到那时发生巨变的就不止音乐的创作方式,可能还有人类的生存根基了。
热门赛事
【钢琴盛事】“中国作品奖”国际钢琴公开赛启动报名!
推荐阅读
热门活动
人人爱乐艺术家Florian Koltun、王欣音乐会、大师课(深圳)招募
【征稿启事】《人人爱乐》杂志及人人爱乐媒体平台,开始征稿啦!
用户福利
境外交流
【梦想集结】“人人爱乐”第八期境外音乐之旅,有梦想的地方就有你!
(人人爱乐APP是一款互联网+艺术资源整合的教育类APP,以供学习者和爱好者欣赏、学习为目的,人人爱乐还将整合与艺术产业相关的所有资源,如:音乐活动资源、专家资源、留学招生、包装策划、宣传推广等,成为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