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

肖邦和李斯特——同一时代的钢琴大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肖邦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

                                                                                                                                                                                                        小狗圆舞曲(肖邦)                         中国交响乐团 - 空                                                                                        

  肖邦生于波兰,祖籍是法国,又游学德奥,对巴赫以及莫扎特的音乐推崇备至。这三个不同的民族对肖邦产生了极微妙的影响,而他也擅长于撷取各民族的精华。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有人说波兰赋于肖邦骑士的精神与历史的创痛,法国带给他优雅的气质,而德国则增添了他浪漫的情怀。诗人海涅用更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肖邦,“他即非波兰人,又非法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属于莫扎特、拉斐尔与歌德所代表的更高的境界,诗里的梦境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不同于绝大多数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肖邦并未写作大型的纯管弦乐曲或歌剧,而仅以钢琴一种乐器取胜。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肖邦的精神最接近的钢琴家,一定是不滥用他的音乐来炫耀技巧的(炫耀技巧的乐曲固然很正当,但更适宜于满足炫耀技巧的欲望的钢琴乐曲,在肖邦以外有的是)。他们对于复调式的过渡段落,伴奏部分的流畅与比重,装饰音所隐含的歌唱意味,一定都能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他们也一定尊重作者所写的有关表情的说明,能感染到作者所表现的情绪与风土气氛。朴素、自然,每个乐句和乐思的可歌可咏的特性,运用连贯的节奏与圆顺,都应当经过深思熟虑,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肖邦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小村瑞汀。他的父亲亚当·李斯特本身能够演奏多种乐器。亚当为了儿子的音乐前途,放弃他会计师的工作,陪着儿子四处旅行,在他的的指导下,李斯特有出色的进展。李斯特九岁时在欧登堡举行第一次公开演奏会,即获得热烈的掌声,当时的一群显贵以埃斯塔哈基伯爵为首,组织了一个委员会,资助他六年的学费,因此他父亲把他带到音乐之都维也纳,从此展开他的学习生涯。

                                                                                                                                                                                                        Hungarian Rhapsody No. 5                         Slovenská filharmónia - Franz Liszt Grandes Obras Vol.I                                                                                        

  亚当对儿子的未来充满野心,他辞去工作带着妻儿来到了音乐首都维也纳。他找萨列里 (Salieri) 和贝多芬最有才华的学生作曲家彻尔尼。彻尔尼对李斯特的潜力深感惊奇,他发现李斯特是个天生的钢琴家,虽然不懂和弦,却可以看一眼就演奏任何乐曲,而且可以轻易的即兴创作。

  他超凡的琴技已渐渐在维也纳打开知名度,所以当他在维也纳举行第二次的演奏会时,贝多芬也前来欣赏这位音乐神童的琴艺,在演奏结束时,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还上台拥抱了他。

  李斯特痛恨贵族势力,坚持与贵族平起平坐,一旦遭受无礼待遇,不论对象一概罢手不弹钢琴。每当他弹奏时,若有人对他态度无礼,他必还以颜色,因此毕生得罪过不少皇宫贵族。李斯特有时宅心仁厚,但是瞬间又会变得十分傲慢。他爱慕虚荣,喜欢别人在耳边阿腴奉承。他也是个势利眼,一旦人们对他表示屈服,他的态度就会转为慷慨大方。而凡是被他识出才华出众的后进,他必定大力奖掖褒赏尽全力提拔。李斯特深知自己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特别是他能深刻地掌握住观众的心理,每件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包括他懂得如何利用曲目,在演奏会现场撩起观众的情绪和注意力等等。因此他的音乐都是既大胆、又炫丽的乐曲,音乐效果都是经过他的细心安排而呈现出来的,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富有生气,其立意则是在于惊世骇俗。

  李斯特在十九世纪当时建立了炫技性、风格华丽的演奏典范。如孟德尔颂所说:"他的演奏确实无与伦比,我从未见过能够在瞬间把音乐的感受传达到指尖的演奏家,其音感之敏锐,当今世上难有匹敌。"

                                                                                                                                                                                                        Etude in G-Sharp Minor: La Campanella                         Daniel Gerard - The Most Beautiful Melodies of Classical Music                                                                                        

  ※肖邦和李斯特的对比

  肖邦与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两人出生年代相近,肖邦生于1810年,李斯特则比他小一岁。人们说,浪漫主义音乐之所以延续了上百年的时间正是因为民族性音乐的不断融,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输入,使得浪漫主义音乐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在这样一个德奥音乐占据统治地位的年代,波兰人肖邦、匈牙利人李斯特虽然都达到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高峰,成为钢琴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创造家和奠基者,但是两人好像是两座遥遥相望的两座高山,虽然都很高,但彼此永远都走不到一起。

  同样是技术艰深的练习曲,肖邦不仅有着华丽的技巧,而且其五光十色的音色表现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10、25的24首练习曲加上三首新练习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情感表现。有忧郁的第10号第6首,又热情火爆的第10号第4首,更有充满诗意,情绪跌宕的第10号第3首……李斯特的练习曲大多火爆,而技术难度的高超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被称为“超级练习曲”,其困难程度可见一斑。如“玛捷帕”、“鬼火”等等。这些练习曲充满了八度的快速跑动以及各种超难度的大跳、琶音。炫技是李斯特钢琴音乐的一大特征,为了炫耀自己高超的钢琴技术,李斯特还专门创制了音乐会练习曲这一音乐题材,而从艺术性、内容的深刻性来说,则明显弱于肖邦。

                                                                                                                                                                                                        Etud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 10 No. 12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 Chopin                                                                                        

  然而,“钢琴诗人“肖邦与“炫技大师“李斯特在创作风格上的个性突出,迥然不同的。肖邦的钢琴音乐中,其每一首乐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无论是黑白键的分配及音域的限度还是一些精致的装饰音与轻巧玲珑的快速走句都体现了这一点。很难想象在钢琴以外的乐器上奏出同样的风格,肖邦注重钢琴音色的发挥,因而它的作品诗意很浓,回味无穷。比起肖邦,李斯特则偏向于运用交响乐的构思方法来创作钢琴音乐。他的作品往往气势恢弘,和声的排列与配器相关,复调中各主题的对比可合理地视为各种乐器间的冲突与交融。正因如此,李斯特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钢琴音乐改编成交响音乐,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往往有着恢弘的气势,而细腻却不如肖邦,因而他的音乐较为直率,粗旷。肖邦不爱好管弦乐队的轰鸣巨响,他满足于把自己的构思完全体现在钢琴的象牙键盘上。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丝毫没有丧失表现力。任何认真研究和分析肖邦创作的人,都不能不在其中发现最高度的美、完全新颖的感情、新奇而巧妙的和声织体。他的大胆的尝试都有所根据,丰富、甚至过于丰富,并不会破坏乐曲的明晰,独特也不致流于古怪,修饰的细致是合乎法则的,装饰的华丽不致成为优美的主要轮廓的累赘。他的许多优秀的创作富于巧妙的配合,这些配合可以说在音乐风格的掌握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Étude De Concert No. 2, S. 145: Gnomenreigen                         Vladimir Sofronitzky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 Prokofiev - Liszt - Chopin                                                                                        

  从肖邦、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上来说,他们的精神性格是迥异的,肖邦内向,李斯特外向。从肖邦、李斯特各自继承的精神血缘关系来看,肖邦继承了莫扎特音乐的许多特点,比较婉约,李斯特在精神上则更象贝多芬,豪迈而富有创造力。李斯特寿命较长,几乎涵盖了整个浪漫主义音乐盛期,研究他的音乐更能反映出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轨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