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家具从清代中叶形成自己的风格起,便一直是“清式”家具的典型款式之一。明末清初,由于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广州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我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至清代中叶,商业机构的建筑已大都摹仿西洋形式,宫府、民居也多效仿,形成了一股空前的“西洋热”。与建筑相适应的家具,也逐渐形成了时代所需要的新款式。于是,用料粗大、体质厚重、雕刻繁缛的所谓“广式”家具风行起来,成为一种“潮流”,而对我国原有的传统家具式样发生过巨大的冲击作用。如束腰、家具腿足加重雕刻;装饰花纹采用当时流行的“西番莲纹”。
广式家具兴盛于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受西方巴洛克与洛可可式艺术风格的影响,追求用料充裕,大面积雕刻及镶嵌艺术。构件一般不拼接,而是一木制成,讲求木性一致。另外,装饰花纹雕刻深湛,刀法娴熟,磨工精细,纹饰表面晶莹如玉,不露刀痕。装饰题材和纹饰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
广作,用料宽大充裕,讲求木性一致,一件器物一种木料制成,纹饰雕刻深隽,刀法圆润,地子平整。家具的装饰如西番莲等纹样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夔纹、海水云龙、凤纹螭纹等也很多见。另外,镶嵌和玻璃油画艺术也被广式家具吸纳。
广式家具曾受到清代皇室的偏爱,清宫造办处专门设立了“广木作”,请了多位广东名匠为宫廷制作家具。据说光绪年间,广东名匠梁埠曾被召北上专为皇帝大婚雕刻龙床。专家介绍说,现在市面的古董家具多以清末民初的为主,明朝的比较少见。清朝家具收藏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上世纪初的家具又分为两个阶段,抗战前的比较好。抗战后期的家具用料杂,做工也较差,以前被人称作“西门口货”,收藏价值不高。
相关阅读:继承岭南文化 打造新中式风格的广式家具
酸枝又名紫榆、红木、黑木等,是广式家具运用最多的木材。因为它的硬度比较大,很适合广东地区潮湿的天气。酸枝木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木材有光泽,纹理斜或交错、结构细而匀。材质硬重、强度高,扔在水里通常会沉下去。它耐腐蚀,经久耐用,据说好的酸枝木家具用几百年都没有问题。
广式家具讲求木性一致,所以大多用一木制成。
镶嵌艺术也是广式家具的一大特色。镶嵌的材料形形色色,无论是云石还是玉石,珐琅还是陶瓷,甚至象牙和琥珀。特别是云石与螺钿运用最广,有人戏称看到这种镶嵌艺术十有八九就是广式家具。
而上世纪初的八仙桌也很特别,台面老花石的花纹就像极了一幅水墨山水画,在云雾中还隐约可以看到山峦的走势,还有山峰上的点点松树。桌子同样是西式马蹄腿,搭配半凹槽和荷包丫的裙边,造型简单大气。
以前广州作为通商口岸,欧洲文化史上风靡一时的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了广式家具的造型、装饰。比如束腰、羊蹄腿、足部雕刻等,融会了中西方的特色。像清朝中后期的鹅蛋凳,原本一套应该为一台六凳的。凳面是红根石,凳边用了如意飘带装饰,凳腿弯曲有束腰,凳脚是兽脚。
广式家具的部分装饰图案甚至直接取材于外国纹样,比如民初的椅子橹上的“东洋花”图案,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牡丹花纹。它也被广东人叫做“摩登花”,其实就是向日葵,有蒸蒸日上的寓意。椅背也不似清朝那样笔直,而是带点弧度;椅面是“堕面”,有点倾斜,所以坐起来更舒适。它的扶手是“灵芝手”,背靠是“海棠面”,体现中西合璧的味道。
友情链接